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管理思想史》学习心得 用至善理念对冲企业文化中的佛系心态

时间:2025-01-05 08:53:43
《管理思想史》学习心得 用至善理念对冲企业文化中的佛系心态

《管理思想史》学习心得

--用至善理念对冲企业文化中的佛系心态

2018C5班   甄红

日前,通过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的深入学习,结合笔者所在公司的企业文化,简要谈谈王阳明哲学思想对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正面引导和对冲错误思想的作用,不足之处尚请批评指导。

当前,在一些企业文化中,有着需要我们提高警醒、及时加以引导的不良心态,其中以 “佛系”心态为代表。所谓“佛系”,是个网络流行词,大体是指看淡一切、与世无争,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甚至是逆来顺受、能忍自安的处世哲学。不少人从“佛系”二字引申,联系日常工作生活、待人处事的种种,便有了“佛系青年”“佛系员工”“佛系买家”“佛系点赞”“佛系恋爱”的对号入座。

在日常生活中“佛系心态”一下,这无可厚非,尤其面对一些无关原则、不坏底线的小事,少一点锱铢必较、针锋相对,多一些大肚能容、一笑置之,不失为豁达。但如果在一个企业里,人人追捧“佛系心态”,在企业管理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产品质量上马马虎虎,在产品研发上不精益求精,在开拓市场上不奋力竞争、知难而上,对企业的发展会有着消极影响。

我们知道,价值观直接决定着人的判断标准和行为模式,比如在文革时期,‘宁要社会主义的贫穷,不要资本主义的富裕’,就是一种价值观,在当时这种价值标准下,大多数人就会穷得理所当然,穷得洋洋得意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也是一种价值观,当这种价值观成为主流后,人们就争先恐后的去脱贫致富了,这就是价值观的威力,让我们假设,一个推行“佛系心态”的企业,一群无欲无求的员工,秉持着共同贫困的价值观,花费最少的资源,以一种极度简单的方式生活,这样的企业是不是能够得到发展、获得市场机会、拥有核心竞争力呢?我们可以想象,当人们都秉持着“佛系心达”这样的价值观时,企业发展目标将永无实现之时。

如何扭转员工这种“佛系心态”到正常轨道上来呢?在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思课程中,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解,和自己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引入王阳明“至善”理念可以起到很好的对冲作用。

那么什么叫至善呢?古之圣人都有不同看法,但大都奉朱子的阐释为圣典,认为“至善”是最高的善。这个“至善”要求人们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然而王阳明,其对“至善”之理解,则颇不同。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现,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自非慎独之至,惟精惟一者,其孰能与于此乎?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大学问》)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曰:“然。”(《传习录》卷上,陆澄录,87条)

显然,王阳明主张在心上言“至善”,以为即是“良知”,且批评朱子“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

圣人之间的争论我们不去评说,但是王阳明用“良知”为本心,知行合一,来指导如何“至善”,则是一大理论进步。俗话说摸着良心办事,也就是劝人向善的。

举个例子,很多女同志都有做妈妈的经历,孩子出世之前,会买很多育儿方面的书,或者和有经验的人学习等等,这是外求。但光靠几本书和问别人得到的那些经验,能把孩子真正养好吗?显然是有问题的。最重要的是做母亲的,把一颗心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总会有些情况是书本上没有的,那怎么办呢?做母亲的只能见招拆招。孩子一有异动,就马上想办法,竭尽所能,这样才能把孩子养好。比如今天孩子自己玩到马路边上,手册里没有这种情况,既然没有,做母亲的就不管了,反正被车碰到了,也不是我的错。有这种心态的母亲,显然不是合格母亲。同样在公司里,许多员工工作就是按照手册、按照流程把这事情做好,心不在上面,我在这个办公室,隔壁着火了,反正也不是我放的火,岗位职责里也没写这一条,那就无所谓了,该喝茶喝茶,该看报纸看报纸,这显然算不上心有良知。

对于做子女的来说,让生养我们的父母能够冬暖夏凉,有衣穿,有饭吃,不让父母操心,不给父母添麻烦,这就是一种至善。经营企业,打造出高质量的产品,不让消费者和客户的利益受损,这就是一种至善。消费者和客户就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他们购买了企业的产品,支持企业长大,没有消费者,没有客户,企业就会消失。

然而有些子女,对父母不管不问,有些甚至和父母大打出手;有些企业,对产品粗制滥造,不管质量,只管利润,给消费者造成了长期的伤害,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表面表演的很好,可实际背后又是另一套。所以说,良知是至善的前提条件,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目标也是方法。

至善是在哪里呢?如何可以臻于至善?王阳明说,至善是天道,在万事万物,至善是心之本体。对于我们来说,只能通过恢复本心之至善来同于天道之至善,而不可能是通过明白万事万物之定理来达到天道之至善。在外物上用功,就掉入了孟子讲的向外逐求的陷阱。只有在本心上用功,才可能使得本心光明。具体的功夫就是尽天理、去人欲,“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就达到至善了。

当达到无一毫人欲之私的时候,心中没有杂念,进入惟精惟一的心境,人心便和天道合,良知便光明了。在我们做事的时候,心中没有功利心、计较心也就没有了焦虑、恐惧、纠结,达到心无杂念的状态时,就是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想问题更清楚了,做事情也更精致了。巧夺天工的作品都是在这种心无杂念的状态下做出来的。

做到至善容易吗?不容易!所以王阳明说就算是圣人也时刻要“精一”,时刻提醒自己,待人事物,真心真意,专心专一,通过学问思辨的功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努力去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至善在心,精研专一,我们做事,我们工作,我们交朋友,我们创业,我们打工,我们长大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我们学习,我们思考,我们实践,不是为了获得一个名声,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为了在这世间走一回,就算受到了无数的打击,失败,误解,伤害,仍然保持热情,仍然问心无愧。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地学习王阳明心学理论,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打造中引入王阳明哲学思想,其内容主要有三:一是心外无理。这个理不是物理,而是伦理,当然中国古代思想中往往认为物理与伦理有某种相通的地方。二是知行合一,其实更强调行,不行则非真知。这种重视实践的指导思想,流传到江户时代的日本,对后来明治维新的思想界有相当的助益。三是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用来对冲“佛系”文化对企业文化的侵蚀和对广大员工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引导公司员工远离“佛系”心态,用良知来对标思想,用至善来指导工作,用心去感受公司作为一个大家庭所赋予每个人的责任,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

2018C5班  甄红

2018年11月10日

《《管理思想史》学习心得 用至善理念对冲企业文化中的佛系心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