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2公安工作心得体会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2公安工作心得体会篇1公安部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中,明确把做群众工作作为警务室民警的首要职责提了出来。贯彻落实公安部的决定,深入实施“两大警务战略”,警务室建起来了,民警下沉到位了,如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是基层警务室民警都在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民警和带兵人,笔者的心得体会是,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注意“三个三”。
一、必须克服“三种观念”
一是必须克服以管理者自居,视群众为单纯的管理对象的错误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一些民警始终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是认为,自己是代表政府管理人民的,群众就是公安机关的管理对象,所以,总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对群众颐指气使,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用来摆架子、施威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无形当中把自己摆到了群众的对立面,人为地拉远了民警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影响了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声誉,使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受到了冲击和动摇。这样的民警恰恰忘记了自己来自于群众,赖以群众的养育而生存,靠群众的支持而工作,把管理和服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注重管理,向群众施加压力,而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抛在了脑后。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必须首先摆正民警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真正放下高高在上的臭架子,彻底摒弃单纯的管理观念,把服务摆到与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
二是必须克服与己无关,视群众的求助为份外负担的错误观念。在农村,应当充分肯定的是,随着法制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遇到为难招窄的事情,求助于法律、求助于公安机关的行为明显增加。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群众不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归哪个部门管,有事总愿意找派出所、找民警予以帮助,这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体现了群众对公安民警的充分信任。而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基层民警却不能正确对待这种事情,群众的求助,属于我们管辖范围内的事情尚能够及时接待、受理和办理,而对不属于公安管辖的事情,冷冷地一句:“这事儿不归我们管”,便将群众拒之门外,不做耐心细致地解释,不告诉应该到哪个部门去办理。长此以往,群众对这样的民警也只好敬而远之、疏而远之,公安机关的信誉度无形中打了折扣。其实,老实、淳朴、憨厚的农村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你只要和颜悦色地把道理给讲明白,谁也不会故意为难人的。对于属于我们职权范围内的事,应该尽力办、尽快办,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这是对的、毫无疑问的;对于不属于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必须热情向群众解释清楚,帮助群众联系或者明确告诉去哪个部门办理,群众明白道理后,既可以在事情的办理中少走弯路,也会对我们民警心存感激。
三是必须克服小事一桩,对群众请求我们办理的事情不屑一顾的错误观念。侦破刑事案件,依法、及时查处治安案件,无疑是公安机关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职责,但就广大的农村来说,群众求助于我们的往往多是一些丢了一只鸡、少了一只狗、毁了一垄苗、断了一棵树的小事,这些事有的根本就不够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治安处罚也于法无据,有的也不是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事,但恰恰在我们民警看来是“小事”的事,在群众看来却是事关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恰恰是由于这些“小事”拖起来得不到解决,使邻里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摩擦导致纠纷,纠纷演化成械斗,直至酿成治安或刑事案件,影响了农村的和谐,影响了农村的治安稳定。所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告诫应当似警钟时刻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农村警务室民警要积极参与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下力量协助党委、政府或村干部把这些“小事”协调好、解决好,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2公安工作心得体会篇2社区民警是实施农村和社区警务战略的主体,但由于长时间放松了基础工作或同时承担大量非社区工作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地方社区民警工作水平不高,成效不好。下面,从社区民警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着手,谈一些个人对于提高社区民警工作水平的粗浅认识。
一、处理好社区工作与其他警务工作的关系
众所周知,社区民警确实很辛苦,虽然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不同程度上采取了为基层民警减负的各种措施,使社区民警相对单一地承担基础工作任务,专业性有所增强,但社区民警专属社区警务工作是绝大多数单位难以办到的。所以,社区民警要正确处理干好社区工作与完成非社区工作任务的关系,正确定位,找好角色,将主要精力用在社区工作上,轻视自己的主业。同时,派出所的领导要科学整合警力,合理部署任务,最大限度地把社区民警从非社区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使社区民警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下社区工作,真正解决好社区民警“下不去”的问题。
二、处理好下社区与上平台的关系
随着警务工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类警务信息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社区民警的工作更加便捷,案头台帐性工作明显减少,查阅相关信息上网可见,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然而有些社区民警实际下社区工作的时间并不多,警务室“有室无人”现象和社区见警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上一些社区民警不愿意在闲暇时间投进社区,存在一定的贪享清闲的个人惰性,也不善于合理充分利用时间;客观上作为采集源头信息和承担接处警任务的第一线,社区民警承担了不少平台基础信息的编辑录入、报送维护和各类案事件的处理任务,占用了社区民警的大量时间。对此,广大社区民警应调整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并统筹安排时间,将上平台穿插于值班备勤、下完社区回所和日常处理案事件的间隙等时段,切实做到扑下身子沉入社区和抽挤时间登上平台两不误。
三、处理好干工作与打基础的关系
社区基础工作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方面,社区民警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打牢社区工作的基础上。这些基础包括:强化居民自我防范意识;组织民防力量进行治安防控,织严织密物防、技防网络;与社区干部和相关单位建立密切顺畅的工作关系,开展人口调查、抓好阵地控制;物建一批作用明显的治安耳目和社会信息员,收集情报信息;在社区开展服务群众工作,调处简易纠纷,创建和谐警民关系等等。当然社区工作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如进行案件排查,组织治安清查,处置突发事件,调处治安纠纷,为居民排忧解难等。社区基础要打,日常的工作任务也要完成,但一定要把打牢基础作为重中之重,决不能只顾完成日常工作,而忽视打牢基础工作。“三基”工程建设已进入关键期,要以此为契机,结合苦练基本功工作,加强学习,定立目标,总结方法,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基础工作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全面提高社区基础工作总体水平。
在与群众 ……此处隐藏5600个字……转变。
长期以来,分局在打击现行犯罪方面,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侦查模式,其基本模式:发案—报案—受理—立案—侦查—抓捕—破案。此种模式首先是破案成本较大。其次,在侵财类案件中,现场遗留证据较少,取证困难,破案后常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作为证据支撑,嫌疑人一旦翻供,难以对其进行处罚。第三,由于从案发到侦破需要时间,犯罪分子作案后可以迅速转移赃款赃物,造成追缴困难。破案后为群众挽回损失的可能性较小,群众无法感受到案件侦破所带来的好处,距离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便衣大队广大后对传统侦查模式在取证、追缴赃物等方面的弊端上到了很大作用,实现了由人到案、由物到案的转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衣大队共破获或协助破获各类案件250多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20多人,追回财产损失达10余万元,成为我区公安打击路面和现行犯罪一把尖刀。
(二)完善了全天候警务控制机制。
传统的警务模式是相对机械、相对固定的。即固定的值勤时间、固定的执勤人员、固定的执勤区域等。而当前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具有时空的不确定性,这要求打击违法犯罪的工作必须符合全天候控制的原则。便衣大队的完善,在人数、时间、地域上都实行有弹性的、灵活的安排,因而更有针对性,更加机动灵活,从而完善了全天候警务运作机制。今年以来,分局便衣大队共破获各类案件40多起,打掉“两抢一盗”犯罪团伙11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多人,有效地震慑了犯罪。
(三)真正实现了精确打击。
传统的打击模式存在取证难、证据不足的问题,形成抓了放、放了抓的局面,难以对犯罪分子进行有效打击。往往只能通过专项行动或集中治理暂时打压犯罪。便衣大队则是依托分局情报研判成果采取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巡逻与守候相结合的方式灵活部署警力,“猫鼠同步”,对全区街道、商场、菜场、公交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及旅馆予以全方位覆盖,对各类现行盗抢犯罪实施快速取证、及时打击,从而大大提高了对犯罪分子的有效处理率,真正实现了精确打击。比如,今年8月初便衣勤务连续几天在张家边辖区下班高峰时段蹲守,打掉1个流窜银行卡盗窃团伙,1个盗窃电动车团伙。
(四)提高了违法犯罪的风险成本。
便衣大队的完善改变了以往公开巡逻敌暗我明的被动局面,变成了警察在暗处、犯罪分子在明处。犯罪分子一旦作案,就面临被抓捕、被打击的危险。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现行违法犯罪的风险成本,迫使犯罪分子在作案前不得不有所顾及,从而有效地震慑了犯罪。
二、便衣守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便衣大队完善以后,分局内部规范了便衣勤务工作的监督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考核指标,并且将抓获现行指标分解到个人,落实奖惩措施,充分调动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新同志不熟悉便衣业务,守候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工作效率够不高,有时连续辛苦几天没有大收获。比如:
(一)在主干道便衣巡逻的人员驾车不停地来回转悠。这样把我们暴露在了明处,嫌疑人在暗处容易打时间差。倒不如我们在主要路口选择好隐蔽位置,以逸待劳、以静制动仔细观察来往的行人车辆。
(二)掌握不好盘查时机。过早盘查可能造成即使抓到嫌疑人也会因为证据不足将其放走。盘查迟了可能导致嫌疑人转移了赃物或同案犯不能一网打尽。
(三)守候人员之间配合不够。往往分开蹲点的搭档其中一人发现情况时,另一个人不能及时接应,贻误战机。因此,搭档之间必须统一思路彼此明确方位职责,切忌各行其是。
(四)发现可疑人员,习惯性地先看人的脸或上半身而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鞋和裤子。因为跟踪时往往看到的不是嫌疑人的脸而是背影。此外,嫌疑人一旦发现被跟踪可能随时脱掉上衣混入人群,摆脱跟踪。因此,观察嫌疑人应先看脚再看腿然后看上身和脸部,最后结合此人的行走路线进行分析判断。
(五)便衣守候时对地形不熟悉。一方面选择不好守候点,到了守候区域无从下手;另一方面无法掌握可疑人员的来去路线,从而直接影响判断。所以,定点守候人员首先就要对守候区域了如指掌,然后选择便于隐蔽自己又容易发现嫌疑人的地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证据意识不强。守候人员在发现嫌疑人之后往往急于抓人而忽视了证据的发现和保护,造成取证和定罪量刑上的难度。因此,在抓捕嫌疑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嫌疑人丢弃或毁灭作案工具和赃物,另一方面要控制好受害人和旁证。
三、如何开展便衣守候
经过不断摸索,分局总结出自己的便衣勤务一套工作方法,即“一看、二想、三盘查”。所谓“一看”,就是看可疑人员的体貌特征、行为举止、行走路线等等。“二想”就是考虑可疑人员可能是干什么的,是盗窃机动车的还是入室盗窃,是抢夺还是扒窃等等。“三盘查”就是查可疑人员的来路、去向、身份证件、身上有无可疑物品等等。
四、做好便衣勤务小文章,创造和谐稳定大环境
(一)加强提高便衣民警素质,提升队伍战斗力。
一是由有经验的便衣民警进行传帮带。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的原则对新加入便衣大队的民警进行分组,由有经验的便衣民警带领开展工作,在实战中提升工作技能。二是实行战训合一,对民警进行培训,以战促训、边战边训,使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二)加强经营,尽快建立情报信息网络。
对犯罪活动实行“动态化”打击,其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对犯罪信息的准确全面的收集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情报来源,提高情报信息质量,提升情报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利用好现有的情报信息资源。便衣大队根据业务和工作需要对全区警情和各项公安数据进行分析,开展每日、每周、每月的警情研判。通过信息共享渠道用好现有的情报信息来指导警力投放。其次要拓宽情报收集渠道,建立广泛的情报收集网络。要强化全体民警的信息意识,通过在群众中调查,打探,熟人朋友中了解等多种形式收集各类违法犯罪信息。要调动协警的积极性,发动他们提供线索收集各类犯罪信息。要广泛建立信息员,拓展信息渠道。诸如各营业场所的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等。
(三)加强制度建设,促进队伍正规化。
一是要规范便衣民警的装备。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便衣民警外出工作时,所需要的个人防护装备、警械和取证工具与着装民警有明显的区别,然而目前装备尚未完全统一,有些装备还不到位。因此,要尽快进一步加强编制便衣民警的装备规范,提高便衣民警的工作效率和人身安全。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便衣民警的绩效考核机制。由于从事便衣勤务工作的民警工作具有高度自觉、高度自由的特性,传统的考核机制不适应便衣民警的考核。三是按照正规化的要求,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便衣大队作为一支全新的队伍,各项工作要走向正规,必须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总之,便衣大队要发挥基层实战单位的作用,利用全区范围开展打击和防控这一优势,对发案的重点地区、重点路段投入警力重点打击,通过加强重点区域的整治,实现我区社会治安的整体好转,为打造平安开发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2公安工作心得体会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