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了解学生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大学生“了解社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践,而是在一个亲戚开的电脑配件柜台帮忙卖货,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对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电脑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缺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以上是我自己觉得在这次假期社会实践学到了自己觉得在社会立足必不可少的项目。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2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一 调查对象
全体在校大学生
二 调查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以“八荣八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调查目的
开展此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研活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同层面进行相关课题调查,能够有效加深我们青年大学生对其内涵的深入了解。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学生、引领学生。积极引导同学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四 调查时间
x月xx日
五 调查内容
调查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共13个选择题和一个主观题。问卷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与看法。
六,调查结果
各问题分析结果如下:
1.你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据调查统计,接受本次调查的主力军是大一新生,大二、大三、大四参加的人数比例依次呈递减趋势。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态度更为明显,而高年级学生对这方面的兴趣比较淡弱,即社会主 ……此处隐藏1888个字……查时间:-05-08——05-10 二、任务安排:
1、列出调查项目:小余 2、问卷调查实施者:小余
3、调查对象:院校学生
4、调查方法:一部分当面问询所设计问题。一部
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
5、资料的处理统计:小余 6、调查报告设计与写作:小余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于问题一“你了解应用文写作吗?”的回答如下。
由图表不难看出多数同学对应用文写作是了解的,但也有少部分同学不了解应用文写作。
1、有50%的同学了解应用文写作的部分知识。
2、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过相关知识
3、有2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应用文写作,但有兴趣学习相关知识。
4、有10%的同学不太了解什么是应用文写作。
(二)、对于问题二“你觉得学习应用文写作对自己有帮助吗?”的由图表可以看出认为应用文写作有用的同学占大多数,只有少数同学不知道是否有用。
1、有40%的同学认为对自己未来从事文秘工作,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是必须的。
2、有30%的同学认为应该现认真学习应用文写作,认为学习应用文写作很有用。
3、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应用文写作未来可能对自己有帮助。
4、有10%的同学表示学习应用文写作没用或不知道有什么用途。
(三)、对于问题三“你是否想要系统的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回答
由图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愿意系统的学习应用文写作,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1、有60%的同学表示愿意学习应用文写作。
2、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过应用文写作,不必进行系统的学习。
3、有10%的同学表示等自己有时间了愿意进行系统的学习。
4、有10%的同学表示学了没用,不愿意学习。
(四)、对于问题四“在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你会注重哪些方面?”
由图表可以看出有4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行政公文”部分。有3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论文的写作。有2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有10%的同学表示注重学习全部内容。
1、有4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行政公文”部分
。 2、有3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论文的写作。
3、有2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议论文的写作。
4、有1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全部内容。
(五)、对于问题五“你会如何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回答如下。
由图表可以看出多数同学愿意跟着老师学习,也有少数同学选择自学。
1、有70%的同学表示会跟着老师的脚步学习。
2、有20%的同学表示会通过自学完善自己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
3、有10%的同学表示通过平时练习学习应用文写作。
4、有0%的同学表示不愿学习应用文写作。
(六)、对于问题六“你对应用文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回答
【第4篇】大学生劳动法了解和看法调研报告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一, 调研目的:掌握大学生对就业劳动法律的了解和看法,了解大学生就业劳动法律存在的问题。
二, 调研对象:科干院在校大学生
三, 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图书馆随机选择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总共发出调查问卷36份,收回36份,回收率达100%
四, 调研时间:XX年12月17日——21日
调研意义:让大学生知道怎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组员学会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调研基本过程:
时间 地点 内容 人物
星期一上午 教三507 认真阅读实训活动的资料,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记忆,为问卷调查做准备。 相翠婷、谢丹敏、杨俊、谢晓青、李惠珍、钟靖娴、林树涵
星期一下午 教三309 根据老师要求,组内讨论制作调研方案,调研问卷,法律问题咨询解答汇编等文件材料 同上
星期二上午 教三507 针对老师对于调研方案,调研问卷,法律问题咨询解答汇编等文件材料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改 相翠婷、谢丹敏、杨俊、
星期三上午 图书馆 领取调查问卷,放问卷,进行调研,作好记录,积极做好解答工作 相翠婷、谢丹敏、杨俊、谢晓青、李惠珍、钟靖娴、林树涵
星期三下午 教三309 整理分析问卷,组内成员讨论问卷所反应的问题,做好总结 同上
星期四上午 教三507 根据老师要求,结合调研活动中的记录和总结,制作调研报告和法律问题解答记录 谢晓青、李惠珍、钟靖娴、
星期四下午 教三309 对调研报告和解答记录进行讨论和完善 林树涵
星期五上午 教三507 由组员汇报本次调研活动的成果 随机
调查内容:全组7个人按照调研提纲和调研方案制定调查问卷。问卷总共向大学生提出了28个问题。(简答3道,不定项15道,单项10道)主要调查了大学生有关就业劳动法律的关注程度和学生对劳动合同的社会福利保险待遇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利。
调查结果:
一, 大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关注程度高。
从大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关注程度来看,有70%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法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不难看出,大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关注程度高,有对自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
二, 大学生对就业的社会福利保险问题最为关注。
从大学生对劳动合同最关注的问题来看,有62%的大学生最为关注社会福利保险,其次只有10%的大学生关注薪酬。同时,在解答问题时,很多人也在咨询了解例如,试用期一般为多少个月?“五险一金”等问题。这可以说明大学生越来越在意除薪酬之外的其他劳动权益。
三,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熟悉维护自己权益的途径。
从大学生对待劳动纠纷的态度来看,有90%的大学生在处理劳动纠纷时选择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其中选择的方式大部分是到劳动仲裁委仲裁。这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维权途径有足够的了解。
四, 学院之间的大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了解和关注不同。
机电学院 建工学院 经管学院
调研人数 8 9 8
对社保的关注程度 25% 66% 50%
试用期的关注程度 75% 55% 62%
调研体会:
一, 在调研的过程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二,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 在调研的过程中,问卷的题量设置的有点过多,缺乏效率。应当适当减少题量,提升质量。
四, 问卷的问题有些过于专业化,在调研时需要花过多时间讲解,应当把握好问题的尺度。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了解学生报告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